关于孔子的国学经典【198句精选】
关于孔子的国学经典
1、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2、论语2.孟子3.庄子4.周易5.传习录6.道德经7.史记8.六祖坛经9.近思录10.老子.
3、《尚书》看过,《周易》看过,《礼》和《乐》也看过,但是和后世流传的不是一种版本,像什么《大戴礼记》《小戴礼记》作者都是西汉的人。
4、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5、(2)重视教育,论述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孔子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要“先富后教”。孔子主张道德教化,认为这能起到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天赋大体相等,环境习染造成了个体的差异。他还对学习能力进行了区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6、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7、孔子与老子最大的思想区别是,从宏观角度说,孔子主要推行的思想是“仁”和“礼”。老子主要推行的思想是“道”和“德”。
8、主张尊师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首先,外国书肯定一本也没看过。春秋以后从战国到两汉到唐宋元明清的书,也一本没看过,就是春秋时期,比他晚的人写的书也没看过。
10、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1、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2、儒家的教育体制在民国之前已经发挥的淋漓尽致。满清时期中国派出了第一批留洋学生,才有了真正能面对世界的一批精英,之后洋学堂遍布全国各地,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几乎同时在中国遍地开花,对儒家应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早有定论。
13、您好,孔子的三字经共有115句。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教材,由南宋朱熹所注,原著是唐代王懿荣所作。它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从人生观、道德观、教育观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的内容涵盖了伦理道德、人生哲理、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语言简洁明了,易记易懂,因此广受欢迎并流传至今。
14、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15、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16、孔丘的思想是彻底的干涉,老子的思想是彻底的不干涉。
17、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18、弘扬传统文化,追思先贤孔子。
19、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影响,可以这么说,古今中外无出其在者……
20、这问题问得我,不知道说啥好。老子和孔子有啥区别,读读《论语》和《道德经》不就知道了吗?主旨没啥区别,不过两个人的行事和论述重点不一样。
21、《荀子》
22、区别在于二者思想的着眼点不一样。
23、《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含了中国传统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核心。
24、民办学校
25、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26、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7、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最大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老子说起,再说孔子。俩人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有为,一个无为。
28、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29、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30、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关于孔子的国学经典
31、孔子与弟子们时常进行对话,以启发学生思考,举一反三,而不是强迫式的灌输知识。这对后世也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32、天佑中华有先师,厚德传承继圣贤
33、《韩非子》
3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35、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36、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商周以来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首开民间办学之风,是中华民族第一位以教育为其终身事业的文化工作者。
37、《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38、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39、身心行合一
40、《庄子》
41、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42、《庄子》,超然物外,安顿身心
43、《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
44、常言道“每个猴有不同的拴法”,意思是不同的事物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对待。老子在教育过程中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对每个学生的教育重点也有所不同。聪明的、迟缓的,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心灵脆弱的,家境好的、家境贫穷的,擅长天文的、上传学术的....每一种学生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才有后世熟知的72贤人,才有万人敬仰的儒家大圣们。
45、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46、而老子认为的治国之道,是上行下效,君正则民正,君邪则民邪。施政者不应禁令繁多,禁令繁多条款倍出,必为奸人所用,以令卡民,以令束民,百姓被束手脚,势必逆反,如此国将大乱。应施政宽仁,以德为政,顺天应人,自然无为。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小鱼时不能常常翻动,否则鱼将碎之。治国之道,与此同理。国大,事必多,民必众,心必乱,风格各异,层次不一,人心难统。若施政者任其事多,自不多事;任其心乱,自不乱心;仁其欲生,自不生欲。不以法令条款强加人民,不以权谋巧智搅乱于民,如此国富民安,天下自然大顺。
47、《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48、《论语》
49、孔子与老子生在同一个时代,都处于东周末年的春秋时期。传孔子还问礼于老子。二人还交流过各自的思想学说。两人的思想都影响了中国两千五百多年。
50、孔子想让人间的关系倡仁义礼智信;
51、《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52、孔子是影响人类进程的100位人物中排列居于第四位的人物。孔子对中国的教育贡献是巨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3、《墨子》
54、三字经有574句
55、《坛经》,修心合道,明心见性
56、《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道德经》、《大学》、《易经》、《论语》、《易经》。这十本国学经典书籍,由浅入深,人生智慧,尽在其中。是五千年往圣绝学,是文化自信的支柱精神。
57、老子则主张,顺应自然,不要勉强自己,不要试图用人力,去改变世界。老子始终要求世人,要懂得顺应”道”,遵循自然规律,不要”有为”(即用人力去破坏道)。
58、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59、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可以概括为儒道两家的主张不同.我们可以用三个简单的概念来分辨儒家与道家的不同.第一,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和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和一.一个人如果喜欢不受拘束,自由选择他的生活方式,就这一点而言,显然比较倾向道家,而儒家就是要我们在社会上尽好自己的责任,所以儒家有一种责任感,压力比较大.
60、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关于孔子的国学经典
61、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62、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出土在临沂。
63、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6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65、很多传统技艺、传统经典、传统流派都有这个特点,中医也好、曲艺也罢,都讲究因材施教,都讲究因人而异。
66、先看下孔子“仁、义、礼”思想
67、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68、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69、《三字经》一共有574句,1145字,共分为六个部分。
70、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71、孔子对中国教育发展三大贡献:
72、总之,孔子为我国教育界梳理楷模,孔子的思想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学习真正的孔子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意义重大。
73、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74、孔子开办学堂,是民办学校、民办教育的开端,以后的私塾也逐渐形成。随着后来科举制度的设立,学习逐渐成为普通家庭可以企及的事情,通过读书登上仕途、改变命运也变成现实。而这一切的开端就要归功于孔子。所以,国学教育参拜的第一人就是孔子,国学文化的第一人也是孔子,教师的鼻祖也是孔子。
75、总结一下子就是说,孔子认为做人,自己要怀有仁,对待别人要有义、有礼。
76、三字经清末民初
77、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78、儒家经典并不是简单的四书五经,并不是简单地纲常伦理。我们现在了解的儒家思想是被人为修改过的、刻意简化后的东西,是封建统治者摘取对他们通知有利的东西。真正意义上的儒家思想、孔子教育是非常全面、非常高尚、非常有实操性的。
79、《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80、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先祖是宋人。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关于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后由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他提出了兼爱
81、除了三字经之外,中国古代还有很多经典读物,如《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等,它们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82、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
83、与此同时,师者父母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会不会教的老师。有教无类便是强调对所有学生负责,要有仁爱之心、慈爱之心。不能因为学生慧根不够、学生家境不好就不耐心教诲。老师就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都有权利获得最好的教育。
84、给孩子的国学励志书
85、《三字经》有574句,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全文长达1722字,是中国的传统启蒙书籍,以三字一句,二句押韵的方式,简短的叙述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表述普遍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和哲理。
86、《大学》:《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
87、“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
88、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89、《论语》,好好做人,做个好人
90、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关于孔子的国学经典
91、孔子构建了政治思想体系。他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92、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根据学生个性给予针对性的点拨,对于后世教育工作启发甚大。
93、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94、《孙子兵法》
95、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96、孔子言“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说君子对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道义,就是行事的标准和原则。
97、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98、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99、天佑中华有先师,厚德传承继圣贤。
100、孔子教育注重身心修养、品性修炼、行为操守,三者合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儒家教育。强身健体是孔子的主张,琴棋书画是孔子的主张,忠孝仁义是孔子的主张,知天知命是孔子的主张,修身修心修行是孔子的主张。
101、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02、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103、《孟子》
104、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整理古代文化,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广收门徒,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从我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看,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思想和言论,其源头大多可以直接追溯到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105、《道德经》
106、并且,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切实践行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点最为难能可贵,没有受到官场的诱惑,没有受到官员的怂恿,也没有为了仕途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107、孔子在教育上有三大创造和贡献:
108、【仅供参考】拜孔子的文案精选7条如下:
109、十大国学书如下:
110、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111、国学启蒙版三字经绘本
112、孔子与老子思想,最大的区别,在于孔子赞成”有为”希望”入世”,而老子主张”无为”希望”出世”。
113、《道德经》说归真,大道,圣人之道断势用治。《论语》直接教我们识人用来断事,进而断势――每个有人生追求的人都有进步的权利并且教给你途径,所以夫子是至圣先师。
114、《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115、三字经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了父母孝道、友谊、修身养性、读书学习、做人处世等等。每一句话都是一种道理和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同时,学习三字经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16、《诗经》,熏染最纯粹的诗意
117、必背国学书有:
118、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119、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20、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关于孔子的国学经典
121、《史记》,观天人,察古知今
122、为人处事,他推行“恕”、“仁”、“智”学说。“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就是关爱别人;“智”,就是了解别人。
123、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124、我以为,其实二者也有相像之处,孔子所推行的“恕、仁、智”思想,也正是老子所推行大道中“德”的具体表现。
125、本国学经典书籍
126、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努力学习与传承中华传统经典文化!
127、《诗经》是他编撰的,《春秋》也是他编撰的,当然看过。
128、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129、以往的学校都是官办学校,教育仅仅是贵族人独享的权利,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出生不行、没有背景、没有钱财,想上学几乎是不可能,文化教育集中在贵族人手中,普通百姓很难有获得基本教育的机会。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文化普及率非常低,从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文盲率都可以看出来。
130、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31、《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孟子》,《陋室铭》刘禹锡(唐),《劝学》荀子(战国),《伤仲永.笠翁对韵二冬》,《岳阳楼记.笠翁对韵三江》。
132、纪念孔子的文案短句应该是干净、简洁、富有内涵的。可以从孔子的思想、教育理念、道德观念等方面出发,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对孔子的敬意和纪念之情。例如:“致敬伟大的先哲孔子,他的智慧和道德教诲永远铭记在心。”或者:“纪念孔子,传承千年智慧,弘扬中华文化。”这样的文案短句能够简洁地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纪念之情。
133、史记,诗经,道德经,资治通鉴,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庄子,古文观止,论语,曾国藩家书
134、孔子在教育上最突出贡献:一是面向全社会,敞开办学,使教育走向全民……二是突破官家教育体系,这在封建体系下,提高整体中华文化素质功不可没……三是注重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四是突出人的特质,结合人的不同素养培养人才……总之,孔子教育思想、体系,在今天看来都是超前的……
135、前两天孩子刚开学,刚进入初一,所以在孩子开学以前就辅导孩子语文,以为从第1课开始,但是孩子开学以后说他们是从第11课开始的,11课刚好是论语。大家都知道论语这部著作融汇了孔子的很多的思想观点。这充分说明了孔子为我国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现在语文考试也做了一部分调整,就是论语的考点增加了很多,尤其是文言文。
136、(1)首创私学,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下移。孔子面对春秋末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收授弟子3000人,贤者达72人。
137、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138、及到汉武大帝独尊儒术,孔子教育从此独占敖头至近代……
139、《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
140、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141、《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142、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143、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144、《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
145、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46、祭奠至圣先师,传承千年文脉。
147、《左传》
148、大家都知道孔子不仅仅是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政治家,也是教育家,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一个创始人。孔子的主张当中有一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并学习。
149、我们说了,孔子在其时代,不遗余力去宣扬其政治的,文化的,教育……的主张,其中最为成功者,当为办教育,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150、、非攻、尚贤、天智、阴鬼、“非命”、非乐、节葬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关于孔子的国学经典
151、《论语》是他的学生编写的,记录老师的言论,原稿在他这里,也算看过吧。
152、孔子的行动力很强,其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深入社会,与二千大几百年后毛主席的主张本质何其相似仍尔——那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主张不读死书,走向社会实践……设置的课程是“礼、乐、射、书、御……”因此,才有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153、总结一下就是,孔子觉得要把“仁、义、礼”的思想植入人的内心,而老子觉得人要顺其自然,要去欲还本,回归自性。
154、老子主张柔弱,象水,象小草,僻免大灾大的战争,孔子主张社会安定,通过礼,仪,仁,智,信的模式,影响了几千年。
155、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156、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及其他弟子的思想对我国教育界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以及辩证思维的方法,给了后人很大的启发。所以在义务教育的阶段,学校也加大了对孩子们的儒家思想的教育。的确,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都会用到孔子的思想及其弟子的言论。真的很佩服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所做出的贡献。
157、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158、一句话:孔子为人,老子为天。人背天,天不背人。老子改变不了人,孔子改变不了天。所以,各有各的道,各走各的路。
159、孔子思想与老子思想,要说区别,也可认为是千差万别,要说相似,也有相似之处。非要把二者思想进行对比,做个区分,只能说二者思想的着眼点不一样。孔子着眼于社会,希望以好的社会制度,来维系人的品性以及生活方面之和谐;而老子着眼于人自身,提倡以人自身之知足常乐等态度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有其合理性,人人都知足而不相争,又何来社会动乱一说?
160、《大学》《中庸》《孟子》《荀子》成书都在他身后,无从看起,至于历朝历代儒家门徒所著的汗牛充栋的集注、解说,那就更和他无关了。
161、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16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163、必背十大国学书,《周易》、《老子》、《诗经》、《论语》、《庄子》、《孟子》、《史记》、《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每一部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领悟,但你首先需要知道它们的主旨内涵以及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到底意味着什么。
164、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165、孔子晚而喜周易,作十翼,使易成为群经之首。易经是集孔子思想之大成。孔子说:一个人一但把易经整明白了,人就没有什么疑惑了。所以虽然孔子史书记载他:过目成诵,记忆力强,但学易,韦编三绝。把竹简用牛皮绳穿起来,三次,磨断多次。国学大师潘守宇说:易字的组成时上日和下月,易经是用日月的运动规律来研究世界上一切运动规律的一门学问。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经典中的经典,是智慧中的智慧,是人生事业的指南,是趋吉避凶的宝典。
166、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主要贡献分为3个方面
167、那这道如何与人事和社会相结合呢?是说人若恪守先天之性,不被后天的各种欲望所扰,顺应自然而行,身心自然康健;国若恪守其性,必然无为而治,天下也少了纷争。
168、孔子在整《周易》时就整理出其中,”刚健有为”的思想,指出君子应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游列国,虽然没有任何统治者,愿意接受并践行,他的政治理想,但是他还是,坚持不懈地为此奔波,抱着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努力说服世人,接受自己的”仁”学。
169、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祖,是万物之宗。是天下万物的先天之本,原始之性。其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情无欲,无所不备。大而不包,细而不入,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天地间的一切规律皆含于道中。
170、而一个国家想要安定,政治平稳,孔子认为需要三条就够:“足兵”、“足食”、“民信”。第一,国力要强,要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百姓才能丰衣足食;第三,百姓要信仰自己的国家,这样才能把国家凝聚起来。
171、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72、再看下老子的“道德”思想。
173、是春秋时期,王官之学衰微,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设杏坛讲学授徒,整理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教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
174、儒学精神照华夏五洲,先师功德垂青史。
175、声律启蒙中国娃娃读国学
176、孔子是儒家的开山祖师,然而儒家的书他大半没看过。
177、打破教育上贵贱贫富的等级,提纲“有教无类”,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权利,学生众多,史称“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178、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山东邹城人。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
179、《周易》,学会最高明的思考
180、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关于孔子的国学经典
181、仁人正道,至圣先师。
182、老子认识天地的道法自然三生万物。
183、纪念先贤,弘扬国学,传承经典。
184、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18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86、《三字经》一共有574句话,其中太平天国教育儿童的韵文采用了《三字经》的形式,共352句。
187、《中庸》:《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讲述了一个“中和之道”的思想,即“至诚之道,物尽天择,人事之变,如烟波际会”。
188、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189、国学诵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本
190、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191、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192、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93、笠翁对韵声律启蒙
194、《楚辞》
195、《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196、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领令。
197、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98、“巧言令色,鲜矣仁”,直真为入道之始,归真不是《道德经》的内容么?不过夫子把如何行事取舍教给我们了。《论语》第五第六第十一章是说夫子怎么引导学生的,那也是在教我们识人、因材施教的技巧。二三四八章说决策管理思维如何应用,十章是行仪之教,十二十三是管理的道和术,从十四到十八都说自持也是识人与治世之用。